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8-06
  

  • 全选
    |
    特约稿
  • 叶澜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面临教育规模扩大、生源急剧变化、“校舍改造”工程等多重挑战与困难,“新基础教育”三年扎根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扎根研究阶段,一批“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登上了改革研究“系统化、精细化、融通化和生存化”的新台阶,取得了新成果,呈现了新气象。“新基础教育”研究探索了一条通过改革学校合作互动,增强各校内生力的学校内涵发展新路;并在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实现了中国教育实践改革与中国教育学派建设的互动共生。
  • 教育理论
  • 山子
    基础教育. 2012, 9(4): 1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应试教育与体面饭碗及人性规律的作用进行分析。应试教育或过重课业负担之类的问题,无法单靠教育内部的课改来解决。这类现象或问题本来就是社会民生问题在教育上的反映和投射所致,所以课改或教育改革必须导向社会改革并由社会改革来支撑,才能获得成功。
  • 吴衍
    基础教育. 2012, 9(4): 24-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女童班的存在和发展对保障女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促进女童自身的发展,推动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研究将女童班作为切入点,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女童班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女童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
  • 杨艺媛
    基础教育. 2012, 9(4): 33-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幼儿同伴中介程序是在中介理论指导下新兴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对学生中介能力的改变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对幼儿同伴中介程序的理论基础和幼儿同伴中介模型的评述后,根据我国教学实际给出了新的幼儿同伴中介模型,并论述其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
  • 教育领导
  • 戴晓菊, 代建军
    基础教育. 2012, 9(4): 39-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课程督导作为教育督导的下位概念,在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督导的理念不新,督导的范畴不明确和督导的方式陈旧等。在课程研究的新形势和背景下,课程督导专项研究亟需得到关注和重视。课程督导的专项研究有利于拓展课程研究的领域,推进课程实践的变革和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
  • 刘玉
    基础教育. 2012, 9(4): 46-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澳大利亚政府于2011年7月颁布全国首个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该标准由校长领导能力的三个基准要求和五大专业实践领域构成,为全澳校长提供专业学习框架,引导校长的自我反思、评价与发展,帮助校长管理自我与他人,体现了统一性、协调性、合作性、科学性四大特点,对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制定有一定借鉴作用。
  • 陈志利, 张新平
    基础教育. 2012, 9(4): 5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辞去教育局长职位回到帕夫雷什中学继续担任校长并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的经历,这一传奇经历的背后是他"自下而上"校长学观念的深刻体现。这种思维方式的高度体现就是围绕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培养,重视与之相关的教师和家长利益及需求,并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也实现校长利益及需求。也就是说,从密切关注学生、教师、家长等教育相关者利益及需求入手实现追随者目标进而达成领导者和上级教育目标。挖掘并阐析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学的思维对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及校长职业化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在呼吁"教育家办学"的时代下也尤为必要。
  • 学校变革
  • 汪莉
    基础教育. 2012, 9(4): 61-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结合公立中小学的管理和发展实践,通过分析和平衡学校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诉求,在多方主体权益诉求的博弈过程中重塑公立中小学治理结构,这对寻求构建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 课程与教学
  • 王芳
    基础教育. 2012, 9(4): 66-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上海,国际课程引入高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面向外籍学生到面向国内学生,从民办学校举办到公民办学校都积极举办的发展过程。目前还缺乏明确的管理部门、政策指导和统筹规划,师资、教学质量、管理尚无有效保障。对此,应从无序引进、自行摸索到宏观掌控、协作研究,从满足家长、社会需求到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从推升学校办学能级到实现国际化办学战略转型,以实现和提升上海市高中国际课程引入与发展的价值。
  • 郑彩华
    基础教育. 2012, 9(4): 72-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新世纪以来,英国中小学课程中特别突出地强调了课程中的国际和全球维度,政府和相关机构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采取了多种措施,实施了一些相关的项目,并且进行了中等学校的课程修订和改革。英国中小学课程发展和改革的国际和全球走向,对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尤其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提供了启示和经验借鉴。
  • 冯发柱, 乔能俊
    基础教育. 2012, 9(4): 79-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年,课堂教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木偶"的角色,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落实。本文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当前应通过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建构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格局。
  • 学生研究
  • 李峰, 韦小满, 辛涛
    基础教育. 2012, 9(4): 85-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区域因素、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后,研究使用区县-学校-学生三水平模型,发现乡城移民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可显著负向预测其学校学业成就的均值,乡城移民学生比例越高,学校学业成就均值越低。而就读学校相同时,乡城移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学业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管理部门应继续改善乡城移民学生的入学环境,以减少对乡城移民学生的入学机会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