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基础教育》官方网站, 今天是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奖励与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2-06
全选
|
教育理论
Select
孔子和席勒美育思想比较研究——兼论蔡元培对二者的继承
彭 韬
基础教育. 2014, 11(1): 5-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1.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孔子和席勒的美育思想都在美学史和教育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孔子和席勒的美育思想在人文思想基础、美育的内容、地位、本质和目的等方面都有可比性。而蔡元培学贯中西,兼取两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和席勒的美育思想。
Select
回眸与启示:施瓦布探究式教学的思想遗产
高绣叶, 丁邦平
基础教育. 2014, 11(1): 14-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20世纪50年代的理科课程教育改革运动中,施瓦布结合其学科结构理论,基于其科学专业背景和科学研究的经历,提出了科学教学的探究方法:作为探究的科学和Review and Implications: the Intellectual Heritage from Schwab’s Views about Inquiry Teaching科学教学作为一种探究。施瓦布的思想对于今天的科学教育仍旧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Select
资料库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孙岩
基础教育. 2014, 11(1): 2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来源于教师的经验反思,教师的教育经验是教师提升教育实践的重要法宝。舍恩在《反映的实践者》一书中提出实践工作者拥有一套指导实践的知识—资料库,它涵盖了实践者所有的个人经验,而情境先行是资料库区别于经验复制的根本性特征。资料库为教师在教育教学问题情境中“相似地看待着”情境和“相似地解决着”情境问题提供先例和指引。
教育政策
Select
非帕累托改进与利益补偿:基于多水平模型的流动教师成就感影响因素研究
任春荣
基础教育. 2014, 11(1): 26-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流动教师成就感从执行者角度反映了教师流动政策实施成效,分析成就感影响因素有助于发现政策设计需要改进的重点。对一万多名流动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给部分教师带来生活不便、发展机会降低等利益损害,证明了流动政策的非帕累托改进性质;对现行利益补偿形式分析发现,享有不同利益补偿形式和程度的流动教师群体间成就感差异显著,生活条件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成就感下降,教师在专业可持续发展、适应性等方面对组织支持的需求更为强烈。调查结果说明利益补偿不是万能,事前避免利益损害比事后补偿更为有效,教师流动制度的建立应从观念上获得教师的支持,推广上与其他社会改革协调。
Select
教育公平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与效益调查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咸富莲, 周福盛
基础教育. 2014, 11(1): 35-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校规模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自2005年以来,西部部分省份(如: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乃至全国范围内,城市初中和小学的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农村初中和小学的在校生人数逐年减少。2010年,全国城市、县镇和农村初中和小学大班额与超大班额比例较2009年有所下降。而宁夏城市和县镇的大班额(或超大班额)比例却逐年增长,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旨在了解不同规模学校的办学效益及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调整宁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规模的建议及提高宁夏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效益的策略。
教育理论
Select
关于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建议
陈桂生
基础教育. 2014, 11(1): 43-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评价
Select
论基于课程标准的考试
张远增
基础教育. 2014, 11(1): 45-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考试、基于课程总目标的考试及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考试是基于课程标准考试的基本形式。任何具有不同功能的基于标准的考试均由这三种考试构成。实践中,基于标准的考试既可用于鉴定课堂教学的效果、区分学科学业水平的高低,也可用于区分考生满足选拔性考试的需要。
Select
区域间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孙彩霞
基础教育. 2014, 11(1): 5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省、市、县在国家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相应制定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方案。然而各地标准优劣参半,不一而同。选择区域间有特色的省市进行异同比较,从标准的制定、标准的框架、标准的取向、标准的内容和标准的实施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有利于促进整体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提升的启示。
课程与教学
Select
回归原点的有效教学
闫婷
基础教育. 2014, 11(1): 58-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产生以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在对有效教学的探索过程中,有效教学概括起来分别经历了以生存,实用性教学为特征的初步阶段,以个人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多元化阶段,以及回归主体,关注个体内心体验的为幸福而教的三阶段,由于有效教学外在目标的可测量性及短期收益性及有效教学在不断迎合社会、个体智能发展的需要中,使得有效教学在社会本位的影响下,一步步地失落了有效教学的正当性,有效性与自足性,因此,如何找回失落的有效教学值得我们深思。
Select
理性的启蒙:论五四时期“教学论” 的科学化
高原
基础教育. 2014, 11(1): 66-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化是近现代理性启蒙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教学论发展的必然过程和重要特点。中国教学论的科学化是从清末到五四运动前后这段时间里完成的,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论研究本身等方面。同时,经由人文主义影响下的反思性批判,使得我国教学论的科学化进程更为理性、更为切合实际。可以说,五四时期是我国教学论科学化发展的理性启蒙阶段。
教师发展
Select
师范生学习动力系统的若干特点——基于全国教师教育机构调查数据的分析
鞠玉翠
基础教育. 2014, 11(1): 72-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习动力系统指学习的规划、发动、维持和调节机制,包含学习态度、兴趣、动机、反思等要素。基于全国教师教育机构调查数据,发现看重教师职业内在价值的师范生比看重其外在价值者学习动力更积极;看重教师职业专业性者动力系统更积极;外生动机对成绩优秀者的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对成绩中等及以下学生则无促进作用;发达地区高校的师范生学习动力系统更积极;动力系统积极者,培养满意度较高。建议:在招收师范生时重视对其动力系统状况的甄别;着力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内生动机;为全体师范生改善宏观环境。
Select
聚焦教师成长——关键教学事件的价值分析与实践建构
殷玉新, 江 芳
基础教育. 2014, 11(1): 84-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6.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关键事件在个体人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群体,其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对于其成长同样会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主要立足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探求其价值,触发其效绩,希望帮助教师实现关键教学事件技术开发,同时盼望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关键教学事件经历,促进其不断实现专业化、社会化,也期望对于关键事件理论的建构产生新启迪,打开新思路,开拓新视野!
Select
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以云南省G县为例
唐开福, 黄得昊
基础教育. 2014, 11(1): 90-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和决定性因素。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较低、培训机会较少、流失率高以及双语教师缺乏。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完善边疆民族地区教师待遇的保障机制;创新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的配置机制;加大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的培训力度;坚守教师队伍建设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拓展教师队伍建设的外部支持系统。
学生工作
Select
试析同伴辅导对辅导者的惠育
宋萍萍
基础教育. 2014, 11(1): 97-1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同伴辅导是同伴之间互相帮助,并以教促学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辅导同伴不仅有助于被辅导者,它也同样有益于辅导者。通过辅导同伴,能够提升辅导者自身的学业成就,促进辅导者人格与社会化的发展,还有利于其道德品性与行为的养成。针对当前学校中个人主义的过度膨胀,我们需要为学生营造合作互助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丰富学生合作互助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同伴辅导这一教学方式。
Select
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陈 璐, 叶一舵
基础教育. 2014, 11(1): 104-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4.01.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580名初中学生(286名农民工子女和294名城镇子女)进行调查,以探求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特质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将农民工子女的特质应对方式与城镇子女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际依据。结果表明:(1)农民工子女与城镇子女在特质应对方式上都有别于健康人群标准;(2)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与特质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父母亲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农民工子女的消极应对水平在性别、父亲职业上存在交互作用;(4)城镇子女的积极应对水平在性别、家庭经济情况上存在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