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基础教育》官方网站, 今天是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简介
奖励与荣誉
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1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4-06
全选
|
教育政策
Select
以“多样优质均衡”回应“高端需求”——我国东部地区义务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新思路与新实践
杨小微
基础教育. 2013, 10(2): 5-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就全国而言,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发生从效率优先的“重点发展”到公平取向的“均衡发展”这样一种历史性转折,而对东部地区来说,正在呈现从“普惠式均衡”到“多样化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转换。如果说,“委托管理薄弱学校”、“名校集团化”、“一校多区”“一校多校”以及“优质均衡示范区”等是以内涵式发展方式体现优质均衡的话,那么,这些方式一旦克服其可能出现的“均质化”等问题,便可望有效地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这些对教育均衡的不懈追求,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既是引导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从“起点公平”转向“过程公平”,也是试图超越简单均质化公平观念而借助领域的区分以求得“复合式公平”。总之,东部地区的多样化优质均衡路径,最概括地说就是:以提升“相对弱势”为重心,以满足多样化高端需求为主旨,以探索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为鹄的。
Select
求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上海市基础教育委托管理模式探析
朱丽
基础教育. 2013, 10(2): 1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市基础教育委托管理是一项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来探索政府职能转变与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性实践,具有责任主体转移、以提升学校内涵为目标的全面管理、由第三方提供质量保障等特点,经过近三轮的实践,委托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Select
“名校集团化”: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
王凯
基础教育. 2013, 10(2): 17-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因城市化进程加速、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升温引发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分化加剧,杭州走上了一条由官方积极推动的、扩充名校优质资源与实现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的名校集团化办学道路。杭州名校集团化推陈出新,创造了多种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为了完善这种策略,还需反思由此产生的复杂性行政角色与关系、集团化学校文化共生、义务教育基础任务等问题。
Select
以“示范区”推进“优质均衡”——江苏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战略探析
肖浩宇
基础教育. 2013, 10(2): 22-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长三角地区是东部教育发展的标杆,苏浙沪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也各不相同。江苏省以“优质均衡”为目标,以“示范区”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方式。示范区通过政策制度设计、加大办学投入、确保每一位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师资优质均衡等一系列举措,有力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但产生了诸如推进方法同质化、缺少有针对性的阶段性任务、尚未建立评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等新的问题。基于此,须落实政府责任主体、树立动态均衡的发展理念“促进每一个人都发展”、健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
教育理论
Select
从读书观及其价值观的演变看过重课业负担
山子
基础教育. 2013, 10(2): 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读书观及其价值观反映了社会群体对读书受教育的基本态度和追求目标。读书观及其价值观的驱力作用不是自足的,而源于激活和支撑它的利益差及其出路前景的存在及其强势,也是对相应利益差及其出路前景的集中反映和集中表达。本文简要梳理了中国古人的读书观及其价值观,及建国后各时期的读书观及其价值观的大致演变,勾勒读书观及其价值观与利益差及其出路前景之间的离合和共振,以期窥探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源。
Select
我国师德规范专业化趋向
任露铭, 王凯
基础教育. 2013, 10(2): 36-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师德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通过对我国共四个版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师德规范呈现三大专业化发展趋势。但从国际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角度来看,未来我国师德规范建设还需趋向于突出专业核心伦理价值,明晰专业责任边界,健全专业处罚制度,加强实践指导意义,扩大规范适用对象。
学校变革
Select
校本课程决策调查研究
丁念金, 崔玲玲
基础教育. 2013, 10(2): 41-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622所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的调查发现,我国在校本课程决策的管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决策、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决策、校本课程决策的支持条件、研讨和培训、校本课程决策的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基于此,可以得出若干结论,提出若干建议。
Select
贴近社会的教育实验——以《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为中心
吴小玮
基础教育. 2013, 10(2): 5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记录了东南大学附属小学于1917年至1927年间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实验。早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社会研究科”之前,东南附小便已做出了将公民史地合组为社会科的尝试,考虑到儿童理解和融入社会还需实际的经验,学校又为中、高年级学生设计了“公仆会”,训练他们的自治与服务能力。20世纪20年代,欧美传入的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在中国教育界盛极一时。东南附小领风气之先,利用设计教学衔接幼稚园和低年级教学,且立足于学生实际对两种教学法加以变通融合,运用于自然、社会科的教学当中,使教育活动更加具有社会价值。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上,东南附小基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设计了多项实验,探寻科学合理并且最贴近社会的教学材料和方法。大学研究教育需要实验学校,更需要不断的教育实验,东南大学附属小学为彼时和当下的学校教学、科研及实验,都提供了一定的镜鉴。
教师发展
Select
论班主任基本功的重塑
石明兰, 李家成
基础教育. 2013, 10(2): 58-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班主任基本功是指班主任开展班级建设所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班主任的“旧基本功”主要有对班级学生掌控之功、上传下达之功、主题活动表演之功、个别教育之功与校园危机处理之功。在班主任工作变革与专业成长的背景下,“新基础教育”共同体学校的班主任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练就了一套“新基本功”,即学习之功、研究班级与学生之功、引领学生成长之功、开展主题活动之功、团队合作之功与教育写作之功。班主任基本功的“新”、“旧”之间,存在着内涵的差异。在班主任基本功的重塑中,研究共同体为其提供生态性滋养;校本培训机制是其保障;班主任动力内化并追求内涵式发展是其关键。
Select
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话语的比较研究——基于四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实录的分析
王小平, 邹逸
基础教育. 2013, 10(2): 68-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专家教师引领新手教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寻求两类教师之间的不同之处对于新手教师的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同时采用自制的编码体系和TIMMS课堂谈话编码分类分析四名教师的课堂录像,并寻求两类教师在教学行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师生互动的频率和品质以及教师上课的关注点等方面的相似点和差异,从而为新手教师课堂教学改善提供支持与建议。
Select
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政策性因素研究——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
傅雅琦
基础教育. 2013, 10(2): 75-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科教兴国的宏图大计,国家对教师这一职业高度重视,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以指导教师职业领域的改革,例如绩效工资改革、职称评聘改革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地位,改善了教师的生存状况,也使这些政策文件在落实场域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本研究将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要政策性因素,包括绩效工资制度、教师领导力、评价制度及教师培训。通过分析这些政策性因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从而为有关部门修订与完善教师政策提供参考,最终使得教师在政策落实的场域中实现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学生研究
Select
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及指导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福建省六市十校的调查
杨来恩, 陈丽翠
基础教育. 2013, 10(2): 90-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了解福建省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福建省的145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在重点校与非重点校、性别、年级和文理科上存在显著差异,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生涯教育普遍缺乏。针对以上现状,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增加教师有关生涯发展的知识,提高教师生涯发展指导的能力,并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Select
西部山区离村上学儿童的调查与分析——以四川省XW县XF苗族乡为个案研究
陈梅, 戴岳
基础教育. 2013, 10(2): 96-1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西部山区离村上学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社会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抽样调查了四川省XW县XF苗族乡3-8年级中小学生468名,并对12个离村上学儿童、5个农村儿童父母以及5个乡镇中小学老师进行了半结构访谈。结果显示:离村上学儿童的生活适应、情感适应与非离村上学儿童相比差异不显著,而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差异显著。教育资源贫乏、父母外出务工、教师频繁调动等是影响离村上学儿童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对此,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应予以关注,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使西部山区儿童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政策
Select
公平还是质量:教育政策的两难及其抉择——“公平与质量:政策视野下的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黄婉莉
基础教育. 2013, 10(2): 104-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232.2013.02.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次会议围绕教育公平与质量、教育政策、教育改革等议题,在教育公平的理论探讨、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实践反思、教育公平政策的地区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与会者在教育公平的理解、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关系、教育政策的公平性等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因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条件的差异,在中东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径、异地高考政策的具体推行等问题上尚存在一定分歧,这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会议还交流了各国各地在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教育书评
Select
一种有梦又有数的治校方略——读卞松泉编著《治一校若烹小鲜》
陈桂生
基础教育. 2013, 10(2): 111-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